信息工程学院简介
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通过十年的人才培养、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办学历程,逐步形成了鲜明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,成为学院最具实力和特色的教学研究型系部。
专业设置科学。信息工程学院所设专业社会需求巨大、发展前景广阔,设有电子信息工程、通信工程、测控技术与仪器、自动化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物联网工程6个本科专业及计算机信息管理、计算机应用技术、计算机网络技术等3个专科专业。其中测控技术与仪器还结合各大油田需求开设了测录井专业方向,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、通信工程专业被列为院级重点培育专业。
师资力量雄厚。信息工程学院拥有一支以青年教师为主体、结构合理、理论功底扎实、实践能力和教科研能力强、发展后劲足的专任教师队伍。现有专任教师40人,其中教授4人、副教授及其他高职称教师3人、具有博士学位2人、硕士学位的25人。此外,信息工程学院还设有健全的学生管理机构,拥有专职素质导师4人,均具有多年的学生工作经验。现有在校生人数1200人。
培养模式创新。信息工程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模式,学生在完成校内课程学习的基础上,还根据企业需要深入企业学习和实习,很好的把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结合起来。近年来我系学生深入中国石化第四石油机械厂、恒隆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、湖北宜化集团公司、华中科科技大学科技园、深圳市易思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实习实训,取得良好效果,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。信息工程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科技竞赛和开展科学研究,学生多次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、全国嵌入式设计大赛、全国数学建模等竞赛项目中取得优异成绩,同
教育工作经历:
1986 年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线电通信专业本科毕业,获工学学士学位;
1986 年至今 长江大学(江汉石油学院)电子信息学院工作。
科研方向:
信号与信息处理、多媒体通信与处理
教学工作:
主讲 通信原理、信息论与编码、数字信号处理、图象处理技术、差错控制编码等课程, 主编教材四部。
科研工作:
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和校级教改项目有 6 项,曾参与8项纵向与横向的科研项目。发表论文20多篇。 实用新型专利3 项。
代表性论文、著作及专利:
1 、代表性论文
[1] 可控震源地震记录的实时噪声编辑系统设计,长江大学学报, Vol.8, No.4, 2011年, ISSN 1673-1409
[2] 428XL系统的噪声编辑方法研究及实现,石油仪器,Vol.25, No.3, 2011年, ISSN 1004-9134
[3]可控震源的相关运算的正确性及精度测试方法研究,石油仪器, Vol.27, No.4, 2013年,ISSN 1004-9134
[4]Andriod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开发与研究,桂林理工大学学报, Vol.33, No.3,2013.8,ISSN 1674-9057
2 、著作:
[1] 《数字信号处理》,李永全、杨顺辽、孙祥娥,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, 2011年
[2] 《数字信号处理实践教程》,杨述斌、李永全,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, 2007年
[3] 《数字信号处理实现与实践》,杨顺辽、李永全,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, 2011年
[4] 《信息论理论基础教程》,杜玉华、李永全,中国电力出版社, 2013年
3 、专利:
[1]一种充电开关装置,国内实用新型专利,2012年
[2]一种充电监控装置,国内实用新型专利,2012年
部分获奖成果: